王昌龄的《闺怨》又是另一种类型“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王昌龄的《闺怨》,又是另一种类型:“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个少妇本来倒还开朗,看到春光明媚,便想上楼梳妆,忽见陌头柳色,却又懊悔起来。题曰《闺怨》,既怨自己,又怨封侯之诱人。
方玉润《诗经原始》:“使非为王从征,胡以至是?后之帝王读是诗者,其亦以穷兵黩武为戒欤?”说得很对。
褒姒的神奇来历
古人诗文中常以“麦秀”、“黍离”表示亡国之痛,前者出于箕子的《麦秀》歌,后者出于《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王风”指东周王国境内的作品,疆土在今河南北部。全诗共三章,只有六个字不同,故只录第一章。“离离”是茂盛貌,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就是用这一出处。
这首诗的历史背景是这样的:周幽王被杀后,他的儿子平王,东迁雒邑(今河南洛阳),东周自此开始。后来有王朝的大夫来到故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看到宗庙宫殿都已毁坏,长满庄稼,便作此诗,如同南宋人见了北宋都城汴京的残破一样。
幽王为什么亡国?传统的说法是宠爱了褒姒,褒姒的来历却很神奇,就像《封神演义》中狐狸所化的妲己。
据说夏代衰败时,有两条神龙停留在宫庭中,说:“我是褒国的两个君主。”夏帝卜问后,便将龙漦藏在匣中 [1],龙漦是龙的精气唾沫。到了周厉王末年,打开匣子一看,唾沫便流在庭中。《国语·郑语》说厉王“使妇人不帏而噪(喧叫)之”,帏是裙的正幅,《史记》却作“使妇人裸而噪之”。这一来,龙漦忽地变成玄鼋,爬进了王府。后宫的“童妾”接触过它的,长大后居然生下一个女孩,因为害怕,便将她丢在野外。到周宣王时,有一对将被捉而逃脱的夫妇,途中听到女孩在夜间哀哭,就将她收抱着,逃亡到褒国。后来褒国得罪了周朝,便把这女孩子献上赎罪,不久受到幽王的宠爱,生下儿子伯服,还将申后及其太子废掉。
- 庄公一死齐国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崔杼为掩天下人耳目把杀害庄公[图]
- 所生草木生长引申为事物的产生、形成这里即指形成的意思[图]
- 张竹坡曰豪杰不能为圣贤圣贤未有不豪杰文人才子亦然[图]
- 陈登字元龙在广陵一带有威望的名声又因牵制吕布有功加封为伏波将[图]
- “所恶”至“事上”谓如不欲上之无礼于我则必以此度下之心而亦不[图]
- 《揣篇》已经说到“揣”主要是对人内心的探测“揣情”即测探对方[图]
- 少陵《诸将》五首皆感怀时事反复咏叹所谓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此诗悲[图]
- 阳明说“‘天黑便休息’这也是造化的常理夜晚天地混沌形色都消灭[图]
- 董卓对吕布说“我有西凉进贡的良马你去马圈选一匹好的送给他吧”[图]
- 王大将军王敦,为逆造反顿军驻军,姑孰今安徽当涂猜惮疑惧戎服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