疢(chèn)疾灾患孽子非嫡妻所生之子亦称庶子孟子说“那些有
疢(chèn)疾:灾患。
孽子:非嫡妻所生之子,亦称庶子。
孟子说:“那些有德行、聪明、本领和知识的人,常常是由于他们灾患的处境。只有那些孤立之臣、庶孽之子,他们提心吊胆,对于祸患考虑得深,所以能通达事理人情。”
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孟子说:“有事奉君主的人,那是事奉这个君主即为讨得君主欢心的人;有安邦定国的臣子,那是以安邦定国为乐事的人;有天民,那是要他的道可行于天下时然后实行的人;有大人,那是端正自己外物便随之也端正的人。”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作34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怍(zuò):惭愧。
孟子说:“君子有三种乐趣,但称王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兄弟没病没灾,是第一种乐趣;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君子有三种乐趣,但称王天下不在其中。”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3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3见于面,盎37于背,施38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大行:赵岐注为“行政于天下”,朱熹注为“通达”;分(fèn):名分,职分。
睟(cuì)然:润泽的样子。
盎:显现。
施:延及。
孟子说:“国土广阔,人民众多,是君子所希望的,但乐趣不在于此;居天下的中央,安定四方百姓,君子以此为乐,但本性不在于此。君子的本性,即使理想通行于天下并不因此而增,即使穷困隐居并不因此而减,因为本分已定的缘故。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根植于心中,生发出来的神色温润纯和,它表现在颜面,显露于肩背,遍及到四肢,四肢的动作不必言说就能使了解。”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39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4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煖,七十非肉不饱。不煖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
此段内容参《离娄上》第十三章。
此段内容参《梁惠王上》第三、七章。
孟子说:“伯夷躲避商纣,居住在北海边上,听说文王兴盛起来了,振奋地说:‘何不去归属!我听说西伯是善于奉养老人的。’太公姜尚躲避商纣,居住在东海边上,听说文王兴盛起来了,振奋地说:‘何不去归属!我听说西伯是善于奉养老人的。’天下有善于养老的人,那么仁人们便把他当作自己的依靠了。五亩的宅田,在墙下种植桑树,妇女养蚕缫丝,老年人就足以有丝织衣服穿了。五只母鸡,二头母猪,不失时节地饲养繁殖,老年人就足以有肉吃了。百亩田地,男人去耕种,八口之家就足以有饭吃了。所谓的西伯善于养老,指的是他规定土地制度,教会百姓栽种畜牧,引导他们的妻子儿女奉养家中的老人。到了五十岁没有丝棉便穿不暖,到了七十岁没有肉食便吃不饱。穿不暖、吃不饱,叫作挨冻受饿。文王的百姓中没有挨冻受饿的老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孟子曰:“易41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易: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