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鹤壁KTV招聘网 > 鹤壁热点资讯 > 鹤壁励志/美文 >  本篇共十一章比较集中地记述了孔子在出仕问题上的观念和原则虽然

本篇共十一章比较集中地记述了孔子在出仕问题上的观念和原则虽然

2022-12-17 13:10:08 发布 浏览 945 次

本篇共十一章,比较集中地记述了孔子在出仕问题上的观念和原则。虽然记述的事件和言语不在一地一时,表达的角度也各有所异,但反映的则是孔子一贯的政治原则和人生追求。孔子以他的不懈追求说明着一个基本道理,出仕不仅是为了行道,还在于其本身就具有维护伦理秩序的意义。如果说长幼之节是存在于人类中的天然现象,不可能人为地消除,那么,由此延伸的君臣之义就同样不可废除。于是,一个具有自觉意识的人,理应以自己的行动去维护这一层伦理关系,如果人只考虑自身的高洁而不出仕,那么没有了臣,又何来君王的至尊地位。与此同时,孔子认识到,君臣之间的正常关系,需要君臣共同加以维护。不过,他除了从周公等古代圣贤身上看到自己的理想,现实留给他的只是无尽的失望。孔子历尽挫折,终究未能在仕途上完成自己的使命,但他对学生的教育则始终贯彻着他的出仕原则,这在本篇也得到了充分表现。

18.1 微子去之(1),箕子为之奴(2),比干谏而死(3)。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1)微子:殷纣王的哥哥,名启。见纣王无道而离去。

(2)箕子:殷纣王的叔父。屡谏纣王而不听,于是装疯,被囚为奴。

(3)比干:殷纣王的叔父。强谏纣王而被杀。

微子离开了纣王,箕子成为纣王的奴隶,比干进谏而被杀。孔子说:“殷朝有三位仁人。”

18.2 柳下惠为士师(1),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1)士师:官名。掌管律令刑狱。

柳下惠担任典狱官,多次被罢免。有人对他说:“您不可以离开鲁国吗?”他说:“坚守正道而事奉人,到哪里不是屡被罢免?如果按照邪道事奉人,那又何必要离开自己的父母之国呢?”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