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自然运行的时序。人事:指人世间的事。
冬至阳生:《汉书》“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唐宋时期,冬至是祭祀先祖的日子。
五纹:意指五色线。弱线:丝线。《唐杂录》载,冬至后日渐长,宫中女工比常日增一线之功。即冬至后女子可以做更多的针线活。
“吹葭”句:古代将苇膜烧灰放在律管内测示气候,第六管灰动,应冬至节。冬至前灰飞向下,冬至后阳气舒展则灰飞向上。
待腊:等到腊月。
冲寒:冒着寒冷。
云物:景物,景色。
【评析】 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时杜甫居夔州(今重庆奉节)。此前一年,杜甫的靠山严武去世,蜀中复乱,杜甫流落到夔州。虽然国家元气大伤,但安史之乱毕竟已经平定,杜甫又得到夔州都督照顾,主管百亩公顷,衣食暂时无忧。诗人此时步入老年,叶落归根,心中难免时时会有买舟东下的念头。
此诗一题《小至》,乃作于冬至之时。首联点明了时节,天时人事每天变化,又是一年冬至到了,白天渐渐变长,春天也要来了。接下来两联具体写这一时节的时序人事。颔联紧扣“冬至”写“人事”,冬至后日渐长,刺绣女工比平常也可以多绣些东西了。测示气候的律管内,第六管的葭灰也已向上飞动。颈联“山意冲寒欲放梅”关合“春又来”写“天时”,春天快到了,堤岸上的柳条将要舒展,山上的梅花树在寒气中含苞待放,似有万千风光。针线十分细密。
尾联抒发感慨,夔州这里的景物与故乡没有多大区别,看到相似的景物,诗人自然想起故乡,心中感慨万千,于是让小儿斟上酒来,且尽掌中杯吧。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