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现索桥的时间甚早,但其准确年代已无法考证。除四川外,在中国其他地区也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索桥。贵州的吊桥曾引起了耶稣会传教士和其他于世纪到中国访问的西方人的注意。公元年,意大利人卫匡国描述了贵州境内一条河上的铁索桥,他的描述可以在所著《中国新图志》中见到。
南美洲秘鲁的安第斯山脉中有一种葡萄藤索桥,据推测可能是仿照中国的方法建造的,那座索桥大约出现于公元年以前。西方的第一座铁索桥——温奇桥,是在年建成的,跨于英格兰的提兹河上,它只有缆索而没有桥面。欧洲人于年才建成第一座可以通行车辆的索桥。由此可见,中国在索桥建造方面至少比西方早多年。
都江堰
闻名世界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西部灌县(今都江堰市)附近的岷江上。这个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是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学家李冰在任蜀郡守的时候,亲自领导群众修筑的。它是中国古代民众智慧的结晶,反映出中华民族在治水方面的高超技艺。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项主要工程组成。分水“鱼嘴”是中流作堰,这项工程把著名的岷江一分为二:东边是内江,西边是外江,外江即是现在岷江的正流。“宝瓶口”则是劈开玉垒山而修建的渠首工程。“飞沙堰”是调节入渠水量的溢洪道。
内江和外江分开以后,内江便从宝瓶口以下的水渠流入成都平原上肥沃的农田,进行农田灌溉。因此,自从李冰领导群众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后,成都平原“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从此成为中国古代和现代的一个重要粮仓,享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具有比较典型的科学性和创造性。工程规划非常完善,分水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项工程联合运用,不但能满足成都平原上的灌溉和防洪水的需要,还可以分配洪、枯水的流量。据古籍《华阳国志》记载,当时的人们为了控制内江的水流量,曾在进水口“作三石人立于水中”,使“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可见,这些石人起着水尺的作用。从石人的“脚”到“肩”这两个高度的确定,可以发现当时的人已经掌握了岷江洪、枯水水位变化的一般规律。再通过内江进水口水位的观察,就可以掌握进水流量,然后利用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这三项工程来调节水位,这样就能够准确地控制渠道进水的流量。由此可以说明,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早在多年以前,就已经掌握并且利用了在一定水头下通过一定流量的“堰流原理”。这座规模宏大、具有重要实用价值和意义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直到现在仍在为成都平原上的人民造福,有力的促进了四川农业的生产。
运河
运河,是指人工开挖的水道,用以沟通不同水系和海洋,联结重要的城镇和工矿区,发展水上运输。